马丁·帕尔(Martin Parr)这个名字已经在草稿箱里躺了太久,但是一直没有写完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马丁帕尔的作品,正是这本《THE LAST RESORT》,中文版翻译为最后的度假胜地。它收录了帕尔先生80年代中期在英国海滨城市新布莱顿拍摄的作品。新布莱顿是一座海滨度假城市,本书正是记录人们在新布莱顿休闲度假时的一些场景。帕尔先生大致从70年代开始就为马格南图片社工作,马格南介绍帕尔先生引用的最早一张照片是72年拍摄的黑白作品,直到83年《THE LAST RESORT》和之后的《Point of Sale》,帕尔先生才正式开始切换到使用彩色胶片创作。
《THE LAST RESORT》是一部完全的彩色作品集,自此,帕尔先生出版的彩色作品集非常多,这绝非易事,要知道,拍彩色而且非常高产的高水平纪实摄影师很少。黑白摄影天然去除了颜色的干扰,也有人认为黑白摄影更能体现慈悲和同情,这是黑白介质的优势。但从大多数人的眼睛里看到的是彩色的世界。用世界本来的样子去呈现和表达,也很好,我觉得甚至更好。但确实难度更大,要求更高。
《THE LAST RESORT》这本摄影画册奠定了帕尔先生的地位,书中他主要捕捉游客们“有趣”举止,记录新布莱顿破败的环境:游客们大吃大喝快餐食品、“享受”拥挤的日光浴、在爆满的垃圾箱旁休息、在充斥着垃圾的水域玩耍……
我亲历的,感受比较深的是第五个阶段,大概在2006年,佳能400D发布,1000万像素开始进入民用市场,开启了照相机的像素战争。两年后,5D Mark ii发布,开启了照相机的视频战争。索尼A7的发布,开启了无反相机和单反相机的战争。
135全画幅规格下,像素从几百万到1000万,1000万到2000万,可以说画质得到了质的飞跃,随后末代单反5D Mark iv和无反时代推出的3000万、4000万甚至6000万像素,并没有带来当时那种震撼的感觉。如今,旗舰级别的Aps-c无反相机依然维持在2000万到3000万像素的水平,可以说,3000万像素的推出和普及,基本终结了135器材的像素战争。
佳能EOS 5D Mark II于2008年发布,是首款能够拍摄全高清(1080p)视频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,一时间,无敌兔火遍大江南北,以小型工作室和自媒体为代表的用户,推动了视频摄影的发展。视频规格也是一路飙升,4K、8K、高帧率、Log、双原生、HDR视频、DNG录制、全域快门等众多电影摄影机才具备的规格逐渐在相机上出现。如今,部分体育转播甚至开始放弃提供4K规格的转播信号,转而提供1080P。可以说,除了电影制作等特殊需求,分辨率在目前这个阶段,高端无反相机能提供的8K分辨率规格已经完全的满足甚至超出了现阶段的分辨率需求。当然,视频比照片要复杂的多,还有宽容度、码流、码率、封装格式等更多要求,这也是高端摄影机存在的空间。虽然照相机在视频方面的战争没有彻底结束,但是目前阶段的提升只是根据相机的价格定位,做一个规格取舍的平衡,毕竟不能挤压到专业摄影机的市场。对于相机视频的核心用户——小型工作室和自媒体创作者来说,基本上都性能溢出了。
镜头方面,抱歉我不是一个老镜头爱好者,我不是很能理解那些狂热追求极品成色七枚玉、八枚玉、Summilux 35mm双A甚至具体某个号段老镜头的玩家,可能这与我我不拍摄胶片有关。据我观察,这些老镜头有些独特的光晕或者焦外过渡表现,也许他们是为了追求这些独特的味道,或者是低反差和柔和的效果。而现代镜头的反差和锐度普遍较高。在现代电影工业领域,ZEISS推出了Supreme Prime Radiance Lenses,目的是让拍摄者更加容易获得可控且一致的炫光和光斑。在今年上映的电影Dune: Part Two中,导演使用了一些古老的镜头,这些镜头有些独特的焦外效果,用来营造气氛。可能使用徕卡古董镜头就是为了同样的可控光晕效果和独特氛围吧。
先说变小的趋势。传统的海绵分割方式空间利用率低,附件收纳空间不足。新品牌创新使用了新的隔板,灵活的收纳方式更适用小机身和镜头,摄影包里面的小空间也更多,可以容纳更多附件。同样容量的包,可收纳的器材更多了,所以也就不需要更大的包了。过去装单反的包现在都显得太大了,2016年,我还在文章里推荐乐摄宝,它确实是旧时代的王者,做工质量到功能,都是一流。但微单时代,相机镜头都在变小,乐摄宝的步伐开始的时候稍微慢了一点,没有peak design和一些中国品牌推出的新品速度快,而且也没有什么爆款产品。我也从单反转向了更轻便的微单设备。近两年,我把我的两个长期闲置的乐摄宝都卖了,一个是能装300定的大包,pro runner 450应该是,我都不记得当年我是怎么把装满的它背出去的,实在是太重了,那会儿我的设备是1台Ds Mark iii,1台5D Mark ii,16-200mm的2.8的3支镜头和一只300mm定焦。当然,这是工作需要,我自己如果只带1台相机出门的话会带5D和50mm或40mm镜头,把他们放进我的乐摄宝腰包或者放到包中包里面,追求极限的轻巧。但和今天的包相比,即使是我的乐摄宝腰包,也显得过于臃肿了。
在我的少年时代,奥林巴斯om胶片相机开启了我的摄影启蒙,从理光GRD发售(2005年)开始学习使用数码相机,那时,1000万像素数码单反开始普及,佳能发布了EOS400D,从那时起,数码单反价格不再高高再上。我开始使用数码单反拍摄我的全部照片,佳能1Ds mark III、5D mark II、尼康D3…当时的数码单反突飞猛进,而且仅用一台个人电脑,就可以独自完成数码暗房的所有处理流程,这种掌控的感觉让人耳目一新,暗房的工作流变得异常简单。从那以后,我雪藏了我的测光表和胶片相机,再也没有使用过任何胶片设备。